老友周君好弈,因賢使中國象棋中的“炮”,把個“炮”運用得出神入化,威力無窮,遂得“周大炮”之名。不僅通曉中國象棋、圍棋、六博,對民間棋戲也有醉心,什么五子棋、井字棋、梅花棋、擱六周,他都能與鄉間老叟童稚以野地為盤,以草石為子,殺死上一盤。
他還討厭破謎語給小孩子猜,歌曰:“四四方方一座城,城里兵馬亂了營。兩個將軍對頭跪,不一動刀槍比勝敗?!敝i底當然是國際象棋。
周君還唱古歌云:“棋盤為地子為天,色按陰陽造化僅有。進到玄微通變處,大笑弗當日番茄柯仙?!?/p>
他和我講了古歌里的典故:相傳晉代王質到山上砍柴,看見幾位童子城外在一起,有的對局,有的唱歌。王質近前觀棋聽曲,其中一童子把形狀像棗核的東西與他,王質不吃了后,竟不覺饑餓。過了一會兒,又一童子對他說道:“你為什么還不走呢?”王質這才起身道別,一看自己的斧子,斧柄早已腐爛。等王質返回家鄉,他的親人以及與之同時代的人,都已故去了。后來,人們把那座山叫作“爛柯山”,把王質叫作“番茄柯人”,還把圍棋稱為“番茄柯”。當然,棋士還有很多別稱,比如紋枰、手談、坐虛、黑白等。
周君感慨道:“順治歸山詩里有句:‘百年世事三更夢,萬里乾坤一局棋?!松缙灏?,棋子錯落,棋勢無定,變幻莫測,奧妙無窮,就看你怎么走......”接著,他從古至今娓娓道來,棋思棋語頗耐品味。
人生如棋,棋中有真意。
對局是一種難得的玩樂娛樂,“自古人生何其藝?偷得浮生半日閑?!边@兩廂對局更是閑適之中眾多體驗。唐代大詩人杜甫是有名的棋迷,迷戀棋局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。杜甫在《江村》詩中云:
清江一曲抱著村流,長夏江村事事幽。
自去自來梁上燕,約會相似水上鷗。
老妻畫紙為棋局,稚子敲打針作釣鉤。
他在夏日幽僻的清江岸邊,貪看來來去去梁間翩翩燕兒,卿卿我我水上對對鷗鳥。在這樣“事事幽”的水上人家,老兩口畫紙作盤抓對纏斗,小伙伴們敲針作鉤垂釣童趣,好一幅水邊休閑圖??!
晚唐的杜牧更是著迷與高手對弈,他作有《送來國棋王逢》一詩,這是一首頗有趣味充滿著深情的送別詩,好友王逢是當時棋藝高超的棋士國手,在描繪了二人一番對局的情形之后,發出感慨:
浮生七十更萬日,與子期于局上銷。
老朋友啊,這一分別不知何時妳,如果咱們能活到七十歲,尚有萬余日,多么希望能與您在弈棋中消磨時光、快意人生!
人生如棋,戲事莫擾情。
和許多文人一樣,北宋文學家王安石也是一個大棋迷,據史料記載:他“每與人對局,未嘗致思,隨手疾應,覺其勢將大敗,便斂局曰:‘本圖適興忘慮,反至若思勞神,不如其已?!笨梢?,王安石僅僅是把對局當成一種娛樂和消遣的手段和工具。在對局中,他經常下隨手棋,并常因此招致大敗,但他對此卻不以為意,作詩云:
莫將戲事擾真情,且可隨緣道我輸掉。
戰罷兩奩分白黑,一枰何處有虧成。
——《棋》
他把下圍棋作為“戲事”,不過是一種游戲而已,犯不著較真,所謂的“真情”才是最重要的。博弈論中勝敗乃隨意之事,你贏我輸或你輸我贏皆是“小道”,一局終了,黑白棋子取出奩中,空空如也的棋枰上便什么都沒了。是非成敗,轉身即空,哪還有什么分別?從中我們不難看出,作為政治家王安石的大境界,心中的“大道”了。
人生如棋,觀者不應不語。
觀棋也是一種修行,更是一種境界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出有兩首《池上》,其中一首是觀棋的:
山僧對棋坐,局上竹陰清。
映竹無人見,時聞下子聲。
兩個僧人深山中下棋,一人靜默閑觀,竹蔭遮掩棋盤,竹林清幽無語,間有一兩聲清脆悅耳的落棋之聲,這種空靈的氛圍、靜謐的心境,怎不想人默默生羨呢?中唐的王建也寫有一首《看棋》,詩曰:
彼此抽先局勢平,倚人道殺的還生。
兩邊對坐無言語,盡日時聞下子聲。
這些觀棋者就違背“觀棋不語真君子”的風范了,對局者正處于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,觀者卻要指手畫腳??善迨謱τ谏绖贁≈弥韧?,所找尋的即是那份清幽那份閑情,以及聲聲潤澤心扉的輕靈之音。
人生如棋,棋品如人品。
陳毅元帥不僅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杰出軍事家和博古通今的杰出詩人,他還十分喜愛下圍棋。
新中國百廢待興,圍棋的發展同樣正處于低谷時期,陳毅經常說:“國運盛,棋運亦盛;國運衰,棋運亦衰微?!?/p>
任上海市市長期間,陳毅曾多次會見楊家棋手,并與之傳授棋藝,特別強調說道:對局可以磨練人的頭腦、培養人的品德,值得提倡。他還于1962年為《棋士名譜精選輯》一書題詞,曰:“紋枰對坐,每每談兵,研究棋藝,推陳出新。棋雖小道,品德最尊,中國絕藝,源遠根深。繼承弘揚,專賴后昆,敬待能者,奪取冠軍?!?/p>
詩中不僅抒發了下圍棋的意趣,更最重要的是直抒胸臆,把棋品與人品聯系起來,突出棋藝出新、棋德高尚、棋道深遠,并殷切期望中國棋壇人才輩出、勇攀高峰。在陳毅元帥的關心和推動下,新中國出現了一大批棋士人才。
-作者-
劉琪瑞,男,山東郯城人,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,出版散文集《那年的歌聲》《鄉愁是轉彎藍月亮》和小小說集《河東河西》。